欢迎访问教师发展中心  现在时间是:
培训活动

我校首期校本对分课堂教学工作坊圆满落幕!

作者: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24 20:30

2025年4月至9月,我校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策划的首期校本对分课堂教学工作坊顺利收官。本期工作坊由教师发展中心王永芬、姬真真,体育部张仝担任指导教师,来自文法学院、动物医药学院、就业创业中心、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理学部、能源与智能工程学院的13名教师完成培训,获得结业证书。

首期校本对分课堂教学工作坊合影

本次工作坊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主题课程集中学习阶段,由“主题讲座+实操训练+集中答疑”三个板块构成,让老师们在多轮次的精讲、独学、讨论、对话中感受对分四元结构环环相扣的奥妙,体验到“对分课堂”的神奇魅力。第二阶段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第三阶段为交流答疑,指导教师针对教师在对分课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与针对性指导,并组织经验交流,进一步提升教师应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技能。第四阶段为教师再实践阶段,教师在完善改进的基础上,继续在课堂上实践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第五阶段为总结交流与结业,每位学员分享实践经验、培训收获,共同交流解决仍存在的困惑,并思考未来的行动。教师发展中心为完成培训任务的教师颁发结业证书。

各阶段活动图片

伴随着交流分享的余温与教学思考的沉淀,本次对分工作坊圆满落下帷幕。我们期待对分课堂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在每一间教室里生根发芽,让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更有温度,让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更有深度。未来,教师发展中心将始终怀揣这份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执着,继续搭建交流平台、提供专业支持,陪伴更多教师在探索优质教学的道路上结伴同行、共同成长,让对分课堂的价值在更多教学场景中落地开花,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未来的行动思考

工作坊学员实践感悟:

本次对分课堂教学工作坊为我提供了一次将先进理念与《中外设计史》课程深度融合的宝贵机会。通过对分课堂“讲授——内化——讨论”(PAD)模式的系统学习与亲身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其对于破解传统史论课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困境的巨大潜力。最让我受触动、收获最大的点,无疑是对分课堂“内化吸收”环节的精细化设计及其核心枢纽地位。

——艺术学院  崔栋

在本阶段对分课堂实践中,最让我触动的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效果显著。相较于传统的小组讨论,学生在对分课堂中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缺乏明确的任务驱动,导致讨论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而在对分课堂中,学生通过“亮考帮”作业的引导,主动思考、主动提问,提出的问题深度超出预期。例如,学生在“亮闪闪”部分中不仅总结了学习内容,还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展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深度。

——就业创业中心  李翔宇

本次工作坊不仅让我深入理解了对分课堂的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独学-讨论-对话”的完整流程,感受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强大力量。角色转变:教师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和框架设计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精讲留白、如何设计引导性问题、如何组织讨论;学生中心:对分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体责任还给了学生。“独学”迫使个体进行深度思考,“讨论”锻炼了沟通与协作能力,“师生对话”则解决了共性的高阶问题。这个过程比被动听讲要辛苦,但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却是内化且牢固的。

——理学部  陈晓培